70年前与70前后
“歪果仁”都喜欢拍杭州
镜头里的杭州人们
你们都在做什么?
对杭州的美,流连忘返的外国人不仅仅只有“马可波罗”,杭州一群爱摄影的老外们都沉迷于杭州的美景中,他们来自英国、法国、泰国、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他们还在下城区文体中心(潮王路8-1号)办了一场摄影展,要把他们眼中的杭州美景集体来个展示,展览至本月31日。
浙江摄协艺术顾问朱卫平老师看展后表示:老外们的视角很独特,他们更喜欢拍杭州人的普通生活,拍杭州的民俗文化。
名字:黄秀彰
国籍:韩国
主题:《平凡,刹那间》
说明:我25岁,我看中国杭州的视角,杭州是很自然的。
姓名:PattariyaPanochit
国籍:泰国
主题:《在路上》
关于拍杭州的老外,最近有位奥地利人多米尼克(DominikDerflinger)航拍的视频《谢谢你杭州》就挺火,其实多米尼克就是这群爱摄影的老外们中的一员。视频火了以后,他不仅打算留在杭州创业,还喜结良缘,交了一个中国女朋友。
姓名:PatcharaKanasup
国籍:泰国
主题:《生活方式》
这次摄影展的名字就叫“谢谢你杭州”,因为老外们都想对美丽的杭州说声谢谢,感谢能与美丽的杭州相遇,相遇即是缘分,不少人为此留杭创业、生活。
这次一共有在杭的20多个国家的多位外国人参与了投稿,共收到有幅作品,从中精心挑选出50幅进行展出。
姓名:蔡炯锡
国籍:韩国
主题:《白堤夜色》
说明:我今年26岁,我爱好摄影和摩托车。杭州一年四季各有风貌,是既有古代又有现代风味的美丽城市。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叫“麦穗儿”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名叫陈美选,她是位英语老师,老外们都管她叫LISA。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LISA发现了一个长期困扰老外们的事——老外们挺难真正融入杭州。于是,她萌生了去帮助这些老外的念头。她跟武林街道商量后,成立了公益组织——杭州麦穗儿中外交流中心。希望通过这个组织架起一座中外交流桥梁,拉近中外友人间的距离。
名字:JeffreySouth
国籍:英国
主题:《杭州心情变换》
说明:我今年57岁,我来杭州只有六个月。但是我在旅游行业已经工作三十年了。杭州的城市与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平衡,这比其他所有的城市都要好。
姓名:Bonnie
国籍:马来西亚
主题:《中秋》
说明:我今年26岁,杭州夜色的魅力深深吸引我。
姓名:BlazRotovnik
国籍:斯洛文尼亚
主题:《春节西湖》
说明:我今年38岁,我喜欢表演和武术,杭州的记忆在我的心里有独特的地位。
姓名:陈文彦
国籍:马来西亚
主题:《茶女》
说明:我今年23岁,我喜欢摄影、阅读和运动。杭州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文化和人民都太棒了。
姓名:Jirakrit
国籍:泰国
主题:《课余时光》
姓名:FatemaAlAmadi
国籍:巴林
主题:《杭州的女士》
姓名:Deano
国籍: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主题:《雪径》
姓名:周坚
国籍:泰国
主题:街头漫画
说明:我今年22岁,喜欢摄影。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包括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
姓名:夏树
国籍:赞比亚
主题:《落日行船》
姓名:蔡炯锡
国籍:韩国
标题:《运河的桥》
说明:我今年26岁,我爱好摄影和摩托车。杭州一年四季各有风貌,是既有古代又有现代风味的美丽城市。
姓名:柳元硕
国籍:韩国
主题:《人山人海的河坊街》
姓名:江木莹
国籍:泰国
主题:《自由》
说明:我今年23岁,我喜欢拍照、旅行和唱歌。杭州对我来说就像家里一样,我只能通过镜头来记录这个美丽的、带给我无数回忆和经历的地方。
老外们跟杭州的缘分可以追溯到70年前,杭州最早的彩色照片就是他们拍的。
在年8月6日至10月5日之间,两名美国飞虎队成员艾伦-拉森、威廉-迪柏用柯达相机拍了那时时期中国的风土人情。现在我们再翻看这些照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照片中纯真如天空之城的世界十分让人感动。
那些战后曾有幸驻扎过杭州的美国人,对那里的优美风光记忆犹新。山丘、宝塔、美丽的湖泊、五光十色的游船、湖边豪宅、多姿多彩的小岛和友善的人们,一切都令人难忘。(艾伦·拉森摄)
杭州保俶塔(艾伦·拉森摄)
我们几个人租了一艘小船游览西湖,照片中的妇女就是我们这次快乐游览的导游。(艾伦·拉森摄)
美丽的西子湖(威廉·迪柏摄)
美丽的西子湖(威廉·迪柏摄)
杭州街景(威廉·迪柏摄)
影像凝固了时间
70年的跨越
仿佛就是一瞬间
沙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uren.com/zrzy/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