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底,据《财经》报道,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该试点项目由央行货币金银局牵头,数字货币研究所具体落实。预计试点(深圳法定数字货币试点)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年底是一个阶段,在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年为第二个阶段,在深圳大范围推广。如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可谓真正的“呼之欲出”。
解读BIS《央行数字货币调查报告》相对于中国快速前进的法定数字货币,世界其他国家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如何?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年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Impendingarrival–asequeltothesurveyon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展示了全球其他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作为一项全球性数字货币调查研究项目,这项调查从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两年,由国际清算银行组织完成。该项报告的前身是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theCommitteeonPaymentsandMarketInfrastructures)在年开始的一项关于数字货币的非公开调查。年后上升由国际清算银行组织调查并每年公开发布调查研究情况。其主要的目的是想了解全球主要经济体,从央行层面对于数字货币发展的态度已经现状。今年,该报告也包括了对虚拟货币的使用现状调查。一、调查主体相对于年的调查,这次的调查有66家中央银行参与,其中有63家同时参与了年的调查,该项调查具有广泛认受性。这66家央行覆盖了全球75%的人口和90%的经济体量,其中包含21个发达经济体和45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含括了G20的国家,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图片来自BIS报告
二、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发展现状根据调查结果,目前各国的中央银行正在继续研究法定数字货币,但是目前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法定数字货币实验或者试点安排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虽然在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进展上,新兴经济体的进度以及意愿要强于发达经济体,但是只有10%的央行表示,它们可能会未来3年内发行通用的法定数字货币,而这些央行所在地区只占全球人口的20%。目前全球的法定数学货币进展缓慢。从报告的数据统计上可以总结得出:就目前在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动机上,新兴经济体旨在减少对现金的依赖,其中原因归结为:第一,应对国内的通货膨胀而进行的货币改革;第二,在进行跨境贸易时减少对国际结算货币的依赖。但这些国家都是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其研究或者试点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对数字货币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例如:东加勒比中央银行是货币联盟的货币管理机构,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圭拉和蒙特塞拉特等岛屿经济体组成。群岛总人口约62万人,由21家持牌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其中17家在当地注册。该央行将在年和年进行通用法定数字货币试点。而对于发达经济体,其研究法定数字货币主要是预先防范公众在使用本国货币时可能面临的任何问题,他们更加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uren.com/zrzy/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