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临床心得,记录寻师访友过程,解密草根树皮金石神奇。都是日常思索,性情而发。
有个患者,因为脱发看病,我开的是当归饮子加减,考虑是血虚有风导致的脱发。现在这样的掉头发的女性患者挺多,中医药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这个患者比较重视养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也越来越感觉到了中医的好,所以平时都是优先考虑中医药治病防病。他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线索,他每次睡觉不好,都吃归脾丸,然后就能够改善睡眠。
中成药是好东西,但前提是需要对证使用,是不是所有的失眠用归脾丸都有用。肯定不是的。就比如前几天有个朋友,他说他老父亲八九十岁,大便总是滑脱,甚至严重到忍不住就拉到裤裆里,有人给了他一个小方子:补骨脂,麻黄,分量很小,就几克,麻黄甚至零点几克,吃了就感觉效果很好。是不是所有的类似情况病的人都可以用?不见得。但是用用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坏处,顶多就没有用。量小的很,时间也很短。所以可以试试。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招鲜吃遍天。《如果都是一招鲜吃遍天,中医早没了》
失眠的原因五花八门,我以前还专门分享过失眠的治疗内容,详细可以看《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一例》《看了几个失眠的病人》。这个患者就说,我看到归脾丸成分表里面有酸枣仁,可以治疗失眠,应该是吃了酸枣仁有用的。吃归脾丸对睡觉有用,但是如果你单独吃个酸枣仁就不一定有用的。中医开的是方子,不是药,有效成份绝对不是成分,中医看病不是1加1等于2的问题,是1加1大于2的问题。如果眼睛里只有成分论,盯着药物说治疗,那就是西医思维了,用西医思维来看中医,来用中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我们要用中医思维来研究药物之间的配伍,方子的组成等,否则是用不好中成药也是用不好中药的。《有效成份不是有效成分》
有很小一部分患者,喜欢对医生开的方子每个要都去百度一下,然后查作用,然后就加起来就以为是方子的作用。绝对不是这样。西药你可以这样看,中医中药这样看就大错特错了。中医里面很多方子,药物组成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仅仅因为分量改变了,治疗作用就千差万别。还有甚至把汤药改成丸子,作用也改变了。如果盯着那几个组成看,按照道理就一样了。有时候中医治疗疾病,通过的是改变人体的大环境,比如环境干净了,细菌病毒自然就没有了,而不是直接杀病毒杀细菌。扫帚可以打扫房间卫生,你非要研究扫帚的成分怎么把灰尘搞没了,那不是一点都不通了。扫帚可以是竹子做的,也可以是塑料做的,也可以是秸秆做的,研究成分是研究不出什么道理来的。那什么不同呢?就是做事的方法不同。你这样做事行不通,我就换个方法做事,就把事做好了。做事情有没有单一的方法?没有。有没有更优的方法?有。很多疾病,中医的处理方法就更优。《有些病由不得你不选择中医,西医治成慢性病》
中医里面很多好东西,所以很多优秀的中医都主张藏方于民,大家能够了解中医,能够客观看待中医,能够知道中医还可以治病,中药的大多数来源都是来自于天然药物,很多也都是药性很平和,甚至是食物,对人体相对也是无害,更安全,生姜熬水散寒,土茯苓煲汤祛湿,五指毛桃炖排骨补虚劳……多好。但是另外一方面,超过一定界限的使用,大家还是咨询专业的临床医生比较好。
欢迎延伸阅读:《月经期太阳穴头痛》
《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时间10多天,打算备孕二胎》
《月经前乳房胀痛》
DR.CHENLIANG
中医师
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医系,后求学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工作室。处方用药得益多师,曾到广州、深圳、南昌、上海等地跟师学习。
擅长:纯中药治疗感冒发热和感冒后遗症、疲劳综合征、咳嗽、鼻炎、脾胃病、颈肩腰腿痛、失眠、头痛、脱发、眩晕、胃病、自汗盗汗、痤疮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亚健康调理等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发热、腹泻、消化不良、咳嗽等儿科病,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乳腺增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推迟提前等月经病,产后身痛、产后乳少、产后虚劳等产后病有心得。
自说自话,不想指教!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医道再精难愈不信之人!
Dr陈亮打赏请随意,转发更给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uren.com/zrzy/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