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中国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巴勒斯坦、约旦、埃及、突尼斯、挪威、爱尔兰、阿尔及利亚外长,俄罗斯副外长,阿盟代表,以色列、美国、爱沙尼亚、越南、墨西哥、肯尼亚、英国、印度、尼日尔、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出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文内斯兰向会议作了通报。
参会者包括现任15个安理会理事国,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
上周,作为新一任的安理会轮值主席的中国已经组织召开了两次针对巴以冲突的安理会会议,由于美国的干扰,没有形成共识。
5月16日,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中国,再次主持安理会紧急会议,中方主持会议时大声呼吁:巴以局势每次陷入动荡,都是对国际法治的警示,对多边合作的检验,对人类良心的拷问。联合国和安理会能否有所作为,世界人民在看,历史也在记录。
中方表示由于仅仅一个国家阻拦,安理会至今未能发出一致声音。
中方主张:
第一,停火止暴是当务之急。
第二,人道援助是迫切需要。
第三,国际支持是应尽义务。
第四,“两国方案”是根本出路。
与会代表普遍呼吁以巴双方立即停火止暴,遵守有关安理会决议和国际法,推动局势降温。各方认为安理会成员和国际社会应发出一致声音,公正推进巴以和谈进程,努力推动巴以两国实现和平共处。
这次巴以冲突来得突然,升级很快,短短几天,相互攻击达到数千枚火箭和导弹。已有至少名巴勒斯坦人在近几日的冲突中死亡,其中包括39名儿童,此外还有大约人受伤。而以色列则至少有9人死亡。随着以色列的强硬,冲突还有继续升级的可能。
由于以色列攻击的准确性和伤害的力度,引起了包括西方国家民众在内的世界反以浪潮。
15日,巴黎、伦敦、柏林、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悉尼、墨尔本、马德里都有民众走上街头,声援巴勒斯坦。在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馆外,数千英国民众高呼“自由的巴勒斯坦”“结束暴力”等口号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在法国此次抗议参与人数超过了2.2万人。
15日,以色列国防军摧毁了加沙地带的一栋大楼,这栋大楼内驻扎有多家媒体机构,包括半岛电视台、美联社的分支机构和多哈媒体中心等。
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普鲁伊特发表声明,称对此次袭击“感到震惊和惊骇”,由于这次空袭,世界将对加沙发生的事情知道得更少。
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慰问了美联社社长普鲁伊特,但他绝口不提以色列,更没有表达谴责。
美国的表现与世界的舆情很不协调,为保以色列,美国独自多次反对安理会决议,已经造成多国的不满。
中国在据理力争,通过国际社会向双方施压,停止交火。
14日,哈马斯高级领导哈立德·迈沙阿勒为停火开出了四个条件:第一,以方撤离阿克萨清真寺,并保证巴勒斯坦人在清真寺出入和祈祷的自由;第二,停止驱逐谢赫贾拉地区的巴勒斯坦居民;第三,释放在近期抗议活动中被捕的巴勒斯坦人;第四,停止对加沙地带的侵略。
以色列不认可,表示要继续反击。
今年3月,以色列举行的大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党和犹太宗教政党的联合阵营获得了52个席位,未能获得至少61个国会多数席位。组阁还需要联合其他政党,这次巴以冲突带来了机会。内塔尼亚胡只有表现更加强硬,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由于,拜登上任后急于从中东抽身,开始冷落以色列,要重新加入伊核协议。以色列正好利用这次冲突,改变美国的计划,将美国拖在中东。
巴以冲突再次带来地缘政治博弈的改变。
一、美国代表团单独三次阻挠了安理会达成共识的声明,使得美国陷入孤立。
中国作为安理会主席国,已经组织了三次关于巴以冲突的安理会会议,美国已1比14否决了联合国声明,被多国谴责。
外界对以色列压力越大,美国越要保护以色列。毕竟在中东,以色列才是美国的死党,美国不可能放弃。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表态支持以色列的反击。哪怕以色列对美国媒体的住所发起攻击,也没有谴责。
这与美国向来表现的正义凛然,维护国际秩序的言论大相径庭。
如果说台湾是中国的底线,那么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软肋。美国近期一直在挑起台海局势的紧张。中国当然要在以色列给美国上点眼药水,让美国陷入孤立。
二、对新疆的穆斯林,美国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uren.com/gjqh/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