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临港自贸新片区/宝龙
30年前如果我告诉你,黄浦江对面的那片荒地,未来会站在世界的塔尖,受无数千万富翁的追捧,您是否会觉得我在开玩笑?去年11月,浦东30年霸屏了无数人的朋友圈。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如今万以内买不进浦东中环,浦东仅仅只用了30年。新闻里有一句话:浦东的崛起,不仅是崭新城市天际线的立起,更是中国昂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步伐。但随着浦东走向世界,上海开始期待,是否还会有另外一个地方,能重铸浦东发展的辉煌?临港自贸新片区,一个被誉为“再造浦东”的地方。临港新片区是顶层设计下的区域,与其他板块相比,区别可能主要在于“执行力”+浦东辉煌发展下的“老道经验”。自贸区成立一年以来,从特斯拉到闻名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临港。据悉,有多达+家外资企业落户临港,新增企业总数更是超过1.5万户,全年吸引投资已超过亿元。这速度,我只能用国家战略、中国态度来表达了!图片来源网络而这些产业,会为临港自贸区带来多么庞大的人口呢?到年,临港自贸新片区的人口将达到万,年的目标是万,相当于接下来15年每年15万的人口流入。来源上海发布而且新片区要的不仅是人口数量,更重质量: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熟悉吗?像不像当年的张江?这年轻、高薪、高学历的人才们,将会为临港自贸区带来非常庞大的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于是,临港新片区去年累计出让公告地块幅+,其中产业类地块31幅,商办类地块41幅,住宅类地块28幅。教育、医疗、商务、商业配套正大踏步向前,楼市的发展更是让人感觉到惊艳。这些人才们将加速临港自贸新片区全维度的发展,这里倾注了浦东下一个30年的全部力量。但这些人口所带来的庞大置业需求,最终会流向哪里,您知道吗?以22万乐活综合体住宅奉发宝龙广场为核心的临港中部将成为这庞大置业人口的首选总价约万起二套首付约万起首套首付约70万起项目即将开启认购不容错过的优选核心产业的聚集地临港目前体量排前三的大型商场为什么不是临港东部的滴水湖区域?这里确实是毫无疑问的“临港第一中心”。但有一点跟大家分享下:临港东区之前入市了一个纯新盘。套房源吸引了组客户参与认购。其中,符合优先选房条件的人才共组。也就是说,其余的组客户,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符合资格的小伙伴们,才有资格来凭运气摇号。另外,项目均价约元/平,一套90平3房,总价接近万。如果您是二套,首付万+。并且,这是临港东部这两年来,少有的供应量之一。供应少、上车难、房价贵,这就是临港东区。如果给这里找个对标物,那就是繁华的陆家嘴,只可远观。这里无法接纳如此庞大的置业人群,所以只能外溢。那为什么是临港中部呢、为什么是以奉发宝龙广场为核心的这片区域呢?首先,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例如特斯拉、三一重工等等都集中在这里。如果临港东区是陆家嘴,那这里就是拥有庞大高薪人才的张江。而比起较为遥远的东区,这些产业周边六公里范围内,才是这些人才们更方便、更优秀的置业地。其次,奉发宝龙广场作为一个22万乐活综合体住宅,拥有约6万方的纯商业体量。这个体量,是临港除规划中的万达以外,最大的商业体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奉发宝龙广场将成为,周边青村、四团、蓝湾、万祥、老南汇等居民;还有特斯拉、三一重工等临港中部企业员工心中的地标商业。住在附近,享受这个临港中部顶级商场带来的便利,将成为未来周边数万人口的目标。届时,以奉发宝龙广场为核心的这一大片居住区,不管是自住还是出租,都将成为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筹码。而项目本身的住宅,将成为临港中部,不折不扣的地标产品,受万人追捧。更重要的是,如今入手的成本,仅万起!全部都为普通住宅二套首付五成!项目预计首推建面约89平3房2厅2卫房源,总共套,总价约万起。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几乎所有的房源总价都在万以内,也就是属于"普通住宅"的行列。而普通住宅的二套首付只需要五成,首付约万起。首套的首付更是约70万起。这样的项目,全上海都难找!仅凭此,就值得所有预算只有一百万的二套小伙伴来了解一下奉发宝龙广场。其次,再来看户型:项目户型三开间朝南,且全卧室带飘窗,室内采光、视野极为优秀。同时,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南北通透户型,厨房、餐厅、客厅以及阳台相连,中间没有任何遮挡物,通风极佳。主卧还兼顾了套房的设计、入门还有玄关,保证了主人的私密空间。这个约89平米的3房2卫,有着改善户型的居住体验,性价比极高。项目的社区更是十分亮点。平均11/18层的洋房社区,整体房源的得房率非常高,且天际线干净、舒适。配上1.98的低容积率,妥妥的改善级社区。同时,主题泛会所+精装地库的细节,也彰显了开发商的匠心。高铁四团站S3沪奉高速两港大道最后,来聊聊项目的交通格局。有一个利好消息,S3沪奉高速现工期已过半,预计年通车。工程设计速度km/h,建设规模为双向六车道。用高速连接起临港自贸新片区的中部区与、张江科学城、罗山路高架、中环、内环。(数据来自上海交通管理委员会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uren.com/dxdm/10112.html